當前位置:首頁 > 征地拆遷 > 正文內容

土地使用權轉讓風險如何防控? 土地使用權能不能轉讓?

法律咨詢網2023-08-22 22:36:06征地拆遷13
土地使用權轉讓風險如何防控? 土地使用權能不能轉讓?

一、土地使用權轉讓風險防控

土地使用權轉讓風險防控方法

1、轉讓標的(轉讓土地)的確認。

2、關于轉讓價款的支付。

3、關于轉讓稅費的承擔。

4、合同的解除。

二、土地轉讓合同的風險防控

一、轉讓標的(轉讓土地)的確認
對于轉讓土地的信息要在合同中全面體現(xiàn),首先,可以解決轉讓方與受讓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其次,信息披露可強化轉讓方對所轉讓土地的保證責任。
一般來講,對土地信息的確認分為三個層次即土地權利信息、土地財稅信息和土地開發(fā)信息。

1、土地權利信息主要包括產權證號、位置、面積、容積率、規(guī)劃用途、有無抵押、查封情況等。

2、土地財稅信息主要包括土地出讓金繳納情況、其他財稅成本以及是否有未付款項等。對于未付款項的承擔要相應作出安排。

3、土地開發(fā)信息,是指土地轉讓方對于土地進行開發(fā)的情況,包括土地開發(fā)手續(xù)進程以及開發(fā)資金的投入等。
二、關于轉讓價款的支付
轉讓價款的支付,一般最為雙方尤其是受讓方所重視,原因如下

1、轉讓方一般為企業(yè),并不是政府,其誠信度無法把握;

2、土地之上一般會有抵押,解押需要時間且也有風險;

3、辦理過戶需要一定的時間,存在一定的變數;

4、在轉讓過程中,轉讓土地有被查封或其他處分的理論可能等。
因此,受讓方一般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而在哪些節(jié)點付款,付款多少以及出現(xiàn)問題如何處理等,是合同設計和風險防控的重點。下面從受讓方角度出發(fā),以受讓已經抵押的土地為例
首先,第一筆款主要針對土地解押設計,土地只有解押之后才能過戶。土地解押的資金往往需要受讓方來承擔,但對于受讓方來講,是拿錢替別人解押而前途未卜,因此要設定一些條件來降低風險。
其次,第二筆款主要針對土地過戶設計,具體是先過戶后付款還是先付款后過戶,要根據情況商定。
第三,第三筆款主要針對開發(fā)手續(xù)的變更等來設計。
其中,對于第一筆款因為是用于土地解押,為防止轉讓方不將款項用于解押,可約定由受讓方直接將款項打入抵押權銀行賬戶。對于第二筆、第三筆根據情況也可設立雙方共管賬戶。
三、關于轉讓稅費的承擔
土地轉讓過程中,要產生土地增值稅、營業(yè)稅、所得稅等稅費,如搞不清到底要繳納哪些稅,需要事先問詢稅務部門。對于稅費承擔要作出明確約定,避免日后糾紛。
四、合同的解除。

三、土地使用權是否可以轉讓?

土地使用權能轉讓,土地的所有權只有兩種形式,國有和集體所有兩種,土地的所有權是不能交易的,但國家在公共利益需要的情況下,可以對農村集體的土地進行征收,將集體土地變成國有土地,除了土地所有權,土地還有使用權的。

四、土地使用權轉讓要受哪些處罰?

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送。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guī)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fā),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權轉讓,應當依照規(guī)定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分割轉讓的,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準,并依法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轉讓須符合上述規(guī)定,否則即為非法轉讓。

五、劃拔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政策是什么?

1、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具體的出讓方式就是招標、拍賣、掛牌、協(xié)議四種。

2、劃撥土地指劃撥土地使用權?!吨腥A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二條對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取得途徑進行了規(guī)定“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依照本法規(guī)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br/>

3、區(qū)別從時間上來講,出讓的都是有年限的,例如工業(yè)用地50年,居住70年;而劃撥是無期限的。
從金錢上面來講,出讓都需要交出讓金的,一般都是市場價。劃撥的需要繳納征地補償、安置補償等成本費用就可以供地了。
從權利來說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可以使用、轉讓、抵押。劃撥的只有使用權,不能抵押。如果要轉讓,還要補辦出讓手續(xù),繳納土地出讓金。
從性質上來講,劃撥土地都是市政公共設施和機關辦公、公益事業(yè)、重點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都是屬于無盈利性質的。

引用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二十二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razor-magic.com/news/article/678674.html

分享給朋友:

“土地使用權轉讓風險如何防控? 土地使用權能不能轉讓?” 的相關文章

征收強制拆除房屋法律依據是什么?

征收強制拆除房屋法律依據是什么?

一、征收強制拆除房屋違法嗎 如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對強拆有明確規(guī)定,符合條件和程序的,那么強拆不違法。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

國家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有補償嗎?

國家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有補償嗎?

一、國家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有補償嗎 國家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應根據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實際年限和開發(fā)土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由于國家提前終止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收回土地使用權,必然會給土地使用者造成損失,國家給予相應的補償,符合合同法理。二、國家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需要補償嗎 國家提前收回土地...

征地補償標準中國標準從法律到政策

征地補償標準中國標準從法律到政策

一、中國的征地補償標準是多少,具體的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 專業(yè)分析1、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2、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的...

法院執(zhí)行強拆需要多長時間?法律依據是什么?

法院執(zhí)行強拆需要多長時間?法律依據是什么?

一、強拆一般法院需要多長時間,法律依據是什么 專業(yè)分析1、6個月左右的時間。強拆案件一般屬于行政訴訟,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發(fā)生強拆糾紛后,被征收人提起行政訴訟,法律立案后要在6個月內作出判決。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

房子賣出一個月后,原房主獲拆遷分得千萬,可申請情勢變更嗎?

房子賣出一個月后,原房主獲拆遷分得千萬,可申請情勢變更嗎?

一、房子賣掉后一個月,原房子被拆遷分得一千萬,能提出情勢變更嗎 房子賣掉后原房子被拆遷分得一千萬不可以提出情勢變更。根據民法典的規(guī)定,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礎條件發(fā)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不屬于商業(yè)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xù)履行合同對于當事人一方明顯不公平的,受不利影響的當事人可以與對方重新協(xié)商;...

違章建筑拆遷給補償嗎?規(guī)定是什么?

違章建筑拆遷給補償嗎?規(guī)定是什么?

一、違章建筑拆遷會給補償嗎,規(guī)定是什么 違章建筑拆遷不會給補償。被認定為違章建筑的被拆遷人無權主張拆遷補償,城鄉(xiāng)規(guī)劃主管部門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后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可以直接強制拆除。二、違建拆除后會給補償嗎,法律依據是什么 律師解答違建拆除后,一般不會給予補償。《城鄉(xiāng)規(gu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