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致人重傷案何時結案及判處何種刑罰?
一、"過失致人重傷案件結案時間規(guī)定"
1、致被害人重傷屬刑事案件中的公訴案件,屬于檢察院提起公訴案件的范圍。
2、刑事拘留一般不超過10日,案情重大、復雜的不超過14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拘留期限不超過37日。取保候審的期限最長是不超過12個月。
二、"過失傷人罪的判處標準及刑罰概述"
您好,對于您提出的問題,我的解答是過失傷人要根據(jù)具體傷情來確定是否構成犯罪,如果過失致人輕傷,則不構成犯罪,行為人只承擔此事賠償責任。過失造成他人人身傷害的情況下,只有出現(xiàn)了重傷或死亡結果的,那么才會涉嫌構成犯罪,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時由于行為人主觀惡性不大,不是故意犯罪,因此給予的處罰不會太重,如果積極賠償受害人損失并取得諒解,具有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jié),那么很大可能會判處拘役。過失致人重任的行為范圍很廣,其在刑法分則中另有規(guī)定的,應當按有關規(guī)定處罰,而不再定為過失致人重傷罪。例如,因失火、交通肇事、玩忽職守導致他人重傷結果的,應以失火等罪名定性處罰。如果以上沒有解決您的問題,歡迎到聽律網網咨詢,為您提供專業(yè)的律師服務。
三、過失致人重傷罪的量刑標準
法律分析
過失致人重傷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本法所稱的重傷,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傷害使人肢體殘廢或者毀人容貌的;使人喪失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機能的;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是過失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
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引用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五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五條
四、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司法審判標準
過失致人死亡罪最高判7年有期徒刑。根據(jù)《刑法》第233條當中明確的規(guī)定,因為過失導致他人死亡的,將會按照三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處罰。其法定最高刑就是7年有期徒刑,主要就是因為這種犯罪行為是過失犯罪。
引用法規(guī)
[1]《刑法》 第233條
五、犯故意傷人罪的具體判刑,法律上的認定與判處
律師解答故意傷人的,涉嫌故意傷害罪,由我國《刑法》第234條之規(guī)定可知,可能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可能會被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可能會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可知
1故意傷害致一人輕傷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2故意傷害致一人重傷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3以特別殘忍手段故意傷害致一人重傷,造成六級嚴重殘疾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依法應當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除外。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溫馨提示】并不是每種情況都是客觀一致的,一個同類型的答案能夠解決我們遇到的85%法律風險。但真正的解決方案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復雜的情況下,建議盡快咨詢專業(yè)律師,獲得針對性解答!
引用法規(guī)
[1]《刑法》 第234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