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類 > 正文內容

如何依法行政

法律咨詢網2023-07-31 17:07:41行政類7
如何依法行政

一、如何做到依法行政?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
做到依法行政應當注意的有充分認識依法行政的重要意義;認真學法,深入領會其精神實質,掌握法律原則;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全面提高全社會的法制觀念等。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guī)定的程序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五條
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jù),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guī)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jù)。

引用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四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五條

二、行政許可法是什么原則,有沒有法律依據(jù)

專業(yè)分析

1、《行政許可法》確立了行政許可必須遵循的六項原則,即合法原則,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便民原則,救濟原則,信賴保護原則以及監(jiān)督原則。

2、合法原則就是設定和實施行政許可,都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的權限、范圍、條件和程序進行。

3、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就是有關行政許可的規(guī)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實施行政許可的依據(jù);行政許可的實施和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外,應當公開;對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申請人,要一視同仁,不得歧視。

4、便民原則,就是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許可過程中,應當減少環(huán)節(jié)、降低成本,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yōu)質服務。

5、救濟原則,就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享有陳述權、申辯權;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其合法權益因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許可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要求賠償。

6、信賴保護原則,就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受法律保護,行政機關不得擅自改變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除非行政許可所依據(jù)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修改或者廢止,或者準予行政許可所依據(jù)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確需依法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但是,由此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7、監(jiān)督原則,是指行政機關應當依法加強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和從事行政許可事項活動的監(jiān)督。
【溫馨提示】更多法律知識請關注聽律網網,27萬+注冊律師日常科普法律干貨,若當前有棘手的法律問題,可以點擊一對一快速咨詢律師,從專業(yè)角度給你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三、設定行政許可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專業(yè)分析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十二條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一)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
(二)有限自然資源開發(fā)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yè)的市場準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
(三)提供公眾服務并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yè)、行業(yè),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四)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
需要按照技術標準、技術規(guī)范,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審定的事項;
(五)企業(yè)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
(六)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
【溫馨提示】遇到法律問題,有81%的當事人第一時間通過搜索與學習基本法律知識來了解問題的可能風險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糾紛,遇到法律問題及時找專業(yè)的律師咨詢,點擊咨詢按鈕快速找到最合適、可靠的律師,能夠降低該問題上存在的95%以上的常見法律風險。

引用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十二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razor-magic.com/news/article/603513.html

分享給朋友:

“如何依法行政” 的相關文章

責令停產停業(yè)屬于行政處罰嗎,法律上如何認定

責令停產停業(yè)屬于行政處罰嗎,法律上如何認定

一、責令停產停業(yè)屬于行政處罰嗎,法律上如何認定 專業(yè)分析屬于?!缎姓幜P法》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guī)或者規(guī)章規(guī)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guī)定的程序實施。沒有法定依據(jù)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申請再審需要交訴訟費嗎?法律上如何認定?

申請再審需要交訴訟費嗎?法律上如何認定?

一、申請再審要交訴訟費嗎,法律上如何認定 申請再審需要交訴訟費。申請再審需要的材料,具體如下1、在申請書中,申請人應當列出申請人的基本信息、申請請求、具體事實和理由;2、有效判決文件或裁定的原件或復印件。案件在二審判決或者裁定后生效的,申請人應當同時提交一審、二審判決和裁定;3、證據(jù)材料。申請人認為...

行政執(zhí)法程序的特征是什么?

行政執(zhí)法程序的特征是什么?

一、行政執(zhí)法程序的特征是什么的 一、經常性。行政執(zhí)法不僅是行政機關最頻繁、最主要的公務活動,也是整個國家機關最頻繁、最主要的公務活動。二、廣泛性。不僅行政執(zhí)法的主體非常廣泛,既包括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也包括根據(jù)授權或者委托進行行政執(zhí)法的組織和個人。三、多樣性。行政機關執(zhí)行法律的形式多種多樣,既有不...

行政處罰聽證制度的程序和流程

行政處罰聽證制度的程序和流程

一、行政處罰有哪些聽證程序,行政處罰聽證程序 法律訴訟分為民事訴訟、刑事訴訟等。以民事訴訟為例,訴訟行政處罰聽證程序1、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2、 立案審查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

取保候審需要哪些手續(xù)?

取保候審需要哪些手續(xù)?

一、取保候審的手續(xù)有哪些,取保候審需要什么手續(xù) 取保候審的前提是符合法定條件。另外,可聘請律師提交取保候審申請書。如有被害人諒解書、賠償協(xié)議或家庭困難、疾病等相關材料亦可同時提交。申請取保需提交以下材料:1.取保候審申請書;2.拘留或逮捕通知書;3.家屬申請的需提交身份證復印件以及與嫌疑人的關系證明...

行政處罰委員會是如何規(guī)定的?

行政處罰委員會是如何規(guī)定的?

一、行政處罰委員會決定是如何規(guī)定的? 我們知道進行工傷醫(yī)療費報銷的通常都是有時間限制的,用人單位必須在職工醫(yī)療終結后一年內辦理職工工傷醫(yī)療費用報銷手續(xù)。二、法院強制執(zhí)行行政處罰決定的規(guī)定有哪些,法律上的具體規(guī)定 如果行政機關已經下達處罰命令,而當事人拒不進行執(zhí)行的話,法院是可以對其進行強制性執(zhí)行的。...